教学一得
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学一得 > 正文
包爱娇:垃圾分类教养笔记
时间:2020-10-30 08:02:06来源: 作者:点击数:

我把垃圾送回家

为了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垃圾分类,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垃圾与猪”的集体活动,以生动形象的图画,旨在澄清幼儿对垃圾分类概念的认识。活动结束后,幼儿对益智区的垃圾分类操作环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观察,常常摆弄。

琦琦是去得最勤的小朋友,她对“抽出来——插进去”这一动作也充满了好奇,每次插好一种垃圾,她脸上都洋溢出满足的笑容。是的,3——4岁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在“插”的操作中,她是在与外界世界互动,与外界世界建立联系,同时也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

一次,琦琦与小宇子在益智区开始了争论,我走近一看,他们在争论废旧电视机是属于可回收垃圾还是有害垃圾,琦琦说:“这个电视机上有碎玻璃,猪吃了会死掉,所以是有害垃圾!”“可是旧的电视机是可以卖钱的!应该是可回收垃圾。”小宇子说,我拿出手机给琦琦看了废旧电视的照片,“原来这个旧电视的玻璃是好的呀!”我又在百度百科上搜索了旧电视机可回收的零部件,并和琦琦、小宇子解释,最后琦琦恍然大悟说:“原来旧电视真的是可回收的呀!”

小宇子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出发,了解了旧电视机是可以回收的,可见大社会中的经验对幼儿的认知具有重要的价值。大自然和大社会是幼儿认知的蓝本,教师和家长可以创造机会,充分挖掘自然和社会资源,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垃圾分类”这一概念来源于生活也将回归于生活,琦琦说她们小区也开始垃圾分类了。杜威认为,生活及教育。生活中蕴含着垃圾分类行为养成教育的契机,幼儿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亲自体验,加深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教师一潭水幼儿一碗水,教师需要有广博的知识,这样在面对幼儿的疑惑时,可以结合幼儿的个体差异给出更高效、及时的引导。益智区垃圾分类的操作材料是教师自制的,所用的材料也是吸管、废纸等废旧物品,垃圾分类的相关内容就蕴含其中。

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从幼儿真实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获得对事物完整的经验。幼儿园里也可提供四种垃圾桶并置于幼儿可见位置,引导幼儿将自己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喝剩的牛奶包装袋、用完的餐巾纸、点心的果壳等等。在与垃圾、垃圾桶的积极互动中,不断同化已有经验,建构完整的认知结构,促进良好的垃圾分类行为习惯的养成。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三花二村100号  邮编:215008    联系电话:0512-65313023   备案号:苏ICP备11079162号  苏州幼儿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