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Y与ZSY交头接耳,微笑着说着话:“一会儿有客人来怎么办?”ZSY低着头整理着蛋糕店的货架。蛋糕店也整理好了,布置好价目表就开门营业了。
小客人来买草莓汁,JTQ告诉他,要买了蛋糕才能有果汁。(这是“好吃的蛋糕店”开店之初就确立的规则。)ZSY笑着对客人说:“快进来买蛋糕吧。”小客人走进蛋糕店,GLY马上问道:“你要吃点什么?”小客人就说:“我要草莓汁。”GLY对着JTQ说:“草莓汁一杯。”JTQ提醒蛋糕店的规则。
然后GLY转身,小客人听到以后打算进店选购蛋糕,此时ZSY指着盘子说:“盘子在这,要用夹子,这个也可以用……”JTQ配合着将盘子、夹子拿给小客人。GLY上前对着小客人说:“这里有蛋糕的,你可以选一个。”小客人选择了一个三明治,然后GLY询问:“就一个三明治,是不是?”小客人说:“还有一个草莓汁。”
于是GLY开始张罗给小客人制作草莓汁,ZSY则对客人说:“等一下,我给你…(结账)你拿过来。”然后领着小客人来到收银台。用着道具给小客人扫码,付钱……GLY和JTQ一起利用材料制作“草莓汁”。这时ZSY发现蛋糕店的袋子不见了,于是她出声询问:“袋子呢?老师,没有袋子。”教师作为旁观者,并没有出声或给出指示,此时听见ZSY的JTQ马上就转过头说:“在这里呢。”然后帮着ZSY把袋子拿了出来。ZSY成功将蛋糕装进袋子,并搭配草莓汁卖给了小客人。
JTQ在本周游戏的计划中就是负责蛋糕店水果汁买卖的,因此对游戏中的一些规则也是比较清楚的。而GLY与ZSY时临时进入游戏,因此JTQ在游戏的过程中会主动帮助这两位幼儿进行游戏的推进。同时,但ZSY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向教师求救时(装蛋糕的袋子不知在哪里),教师并没有介入,而是不做任何反应,JTQ也能主动站出来帮助ZSY解决问题。ZSY能在清楚了蛋糕店一些细小的规则之后及时“改善”,并积极主动招呼客人选购商品,帮助客人结账等方式,游戏中的生活经验丰富。(根据了解ZSY的爸爸就有投资开奶茶店。ZSY对此类游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相较GLY在游戏中依附他人游戏的情况更多,自主游戏的情况较少,再以团队配合的情况下,也需要有能服从团体安排的人。因此三名幼儿在游戏中,以ZSY为主导,配合得较好的。《指南》中关于幼儿的合作能力明确提出:“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但是这是对于5-6岁幼儿,参照这三位幼儿的实际周岁年龄来看,基本也都能达到要求,而且ZSY的年龄也并未达到5岁,是三名幼儿中年龄最小的,但是由于生活中相关经验丰富,游戏中也能与同伴合作。JTQ的实际年龄符合5—6岁的范围,他与同伴的合作也是最好,他能发现同伴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和改善的方法,同时当同伴发生问题时,他也能协助解决,因此他的合作能力是比较突出的。GLY是刚刚进入5岁,但她也能主动参与游戏,听从建议,与同伴合作游戏。 首先是肯定三位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学期儿童游戏》中指出儿童虚构游戏中的合作应从儿童身上寻找线索。就是指儿童在游戏中的合作能力,应该从儿童自身的发展、经验、环境等方面寻找。因此为了继续提高三位幼儿,乃至本班幼儿的合作能力,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提供不同的合作任务、合作目标、合作人员等,从而让幼儿在游戏中提升自己的合作能力,然后反馈到幼儿的生活经验,在互相作用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