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班本活动中,教师观察到了以下的画面:
CXW左手压着橘黄色的绘画,右手拿着笔,看了15秒钟。然后,将头歪下,用手摸索着报纸(垫在画纸下,防止勾线笔的油墨浸透在桌子上。)5秒钟,随机侧身摸着桌布,低头弯腰打量。此时已有一名幼儿完成作画,教师出声表扬,CXW抬头看着教师与那名幼儿,之后用手撑着头,看着教室里陆续完成作画的幼儿与教师的沟通。(时长1分钟,这期间CXW还有:翘翘椅子、晃动脑袋等动作。)
接着坐在CXW右侧的幼儿看了一眼CXW的画纸,皱了皱眉头,然后将自己的画纸靠胸前合起,同时又向坐在她对面的一名幼儿(即坐在CXW左侧)竖起了大拇指,然后移开了CXW早已全部压住的手,看了一眼空白一片的画纸,然后低头继续作画。(期间CXW撑着头,摇着椅子,一前一后摇晃。)随后,CXW看向边上幼儿的作画,30秒钟,继续撑着头,将画笔笔头朝上,悠哉看着前方(可能是教室里完成作画走动的幼儿或教师。)此时坐在CXW两侧的幼儿都分别完成了一片树叶的线描画。
CXW持续撑头,玩画笔,看人,时长2分钟。随后坐在左侧的幼儿摇晃CXW的手,提醒:“快点画,你快点画。”CXW拿起画笔,弯腰低头说:“好的,我知道。”1秒钟后继续抬头面无表情看着前方,10秒钟后又再次撑起了头……
5分钟后(这期间CXW或玩笔,或撑头……),教师走到CXW身边,进行单独指导,引导CXW按照步骤尝试进行线描画,CXW跟随教师一步一步作画。之后教师提供一些简单装饰元素,请CXW选择一种进行装饰,CXW说:“好的。”教师离开后恢复如前……
将近一个小时活动结束后,其他幼儿绘制了最少2幅,最多7幅作品。
CXW在班级中属于活泼开朗的男孩子,学习、模仿能力较强,语言能力也不错,但是就班级中幼儿纵向比较而言,CXW的专注能力是极差的。即使在小班时期的表现也是差强人意。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专注力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3岁孩子能集中注意5分钟,4岁孩子能集中注意10分钟,5—7岁的孩子15分钟。CXW已经4岁11个月,临近5岁,那么他的注意力应该在10—12分钟之间。但是在这观察时间是12分钟,这期间CXW并没有对于线描画作画这一活动主观的专注。只有在教师进行一对一地指导时,CXW才有了将近两分钟的专注操作。乌申斯基曾经说过:“专注力就好比一扇门,从外部到灵魂的东西都必须通过这扇门才能进入。”蒙台梭利也曾经说过:“人类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幼儿阶段就培养了聚精会神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因此对于处于发展专注力最好时期的中班幼儿而言养成良好的专注能力至关重要。
上个月对于CXW教师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左右的零散观察,也与CXW家长(妈妈)做了一次谈话,在之后的这个月中,家长的教育虽然有所改观,但仍有进步的空间。也从不断与家长交流中得知CXW的家庭教养模式存在较大问题,这需要CXW的父母与CXW的爷爷奶奶进行不断的沟通,以此来改善幼儿的教育模式。
1.家庭教育:
(1)与其家长沟通,达成以下共识:首先把CXW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同CXW交流沟通,及时了解CXW的想法与需求。其次让家长放开手,让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制订了一定的家庭规则,以此来规范孩子的行为。然后是对于CXW的教养方式,家里成人必须保持一致,并且能积极配合教师提出的建议进行改善。
(2)创设良好家庭教育环境。 建议家长在家中为CXW创设一个良好稳定温馨的,适合其安静游戏或活动的场所(包括心理环境),同时确保家长对这个环境的共同维护。
(2)利用其它活动培养注意力。
2.幼儿园教育:
(1)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活动中鼓励CXW,有一点进步就进行班级表扬,以此来树立他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当他的不良行为出现反复时,我们会在私下和他探讨,以帮助他增强对事物好坏的判断能力,帮助他不断的进步。
(2)针对CXW的情况,利用游戏培养注意力,有意识地进行专注能力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