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一得
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学一得 > 正文
创设生活化的美术教育环境,解放幼儿的眼睛
时间:2019-11-04 12:38:15来源: 作者:潘燕敏点击数: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幼儿写生能较好的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它不是要求幼儿被动地按一种规定的标准图象去绘画,而是要求幼儿自己主动地去观察,发现,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大胆地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的。在美术写生活动中,老师要把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放在首位,不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应该尽量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运用生活化的场景和实物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并鼓励幼儿积极地和同伴老师进行交流,从而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独特的作品。

  例如:在春天主题中,我们每周都会安排一个一次户外美术写生活动,幼儿园地处山塘河畔,利用现有的社区资源,山塘街上融合了苏州小巷特色的风景,石板路、亭子、假山、柳树等等,春天的美景美不胜收,我们在带领幼儿写生的时候,会指导幼儿观察山塘街上有些什么,在哪些地方发现了春姑娘的足迹,请幼儿找一找,然后互相说一说,尽量用详细地话语进行描述。

  幼儿A:“我在柳树中发现了春姑娘的足迹,因为柳树发芽了,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我听到幼儿的回答后,进行了即时的指导小结。

  教师:“是的,我们在柳树中发现了春姑娘,柳树的叶子是什么绿?”“嫩绿色”“为什么会是嫩绿色?”

  幼儿B:“因为柳树是刚发芽,刚发芽的时候都是叶子最嫩的时候,颜色是最浅的,所以是嫩绿色”

  教师:“柳树和其他树不一样在什么地方?树枝怎么样?”

  幼儿C:“树枝像妈妈的长发,而且是披着的”“是的,柳树的树枝是柔柔的,弯弯的像妈妈披着的头发……”

在幼儿交流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帮助幼儿梳理,所看见的美景的位置、特征、色彩等,教会幼儿观察事物的大小远近层次等,这样的写生形式让幼儿真正从生活中美景中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打破了传统的绘画教育观念和模式,变“范例——示范——临摹”为“观察写生——语言引导——欣赏创作”,使幼儿绘画活动成为快乐的生活体验。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三花二村100号  邮编:215008    联系电话:0512-65313023   备案号:苏ICP备12002899号-2  苏州幼儿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