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一得
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学一得 > 正文
学一学,做一做
时间:2019-10-31 14:54:39来源: 作者:点击数:

区域活动中老师和几个孩子围坐一起用超轻粘土做菊花,老师先给孩子欣赏老师的范作,讨论花瓣和花心该怎么做,教师和孩子一起练习了搓圆和搓长条,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莀莀、桐桐等几个孩子模仿老师的动作进行搓圆子,搓长条有些困难,孩子每次取泥的多少影响了长条的粗细。教师示范取一坨较大的泥然后分几份放在旁边备用。技能练习几次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将花心、花瓣进行组合,压放在手工纸上。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停地叫老师,“我不会”,“ 贴不上”,教师只能一一帮忙。莀莀比较有耐心,能够沿着花心将搓好的长条一根根粘贴上去,还模仿老师将长条的末尾卷了起来,效果很好。桐桐的参与不积极,坐在一边看着旁人操作,老师询问,孩子说:我不会,老师手把手指导,他只做好老师帮忙的那一步,然后又不动了……活动后全部完成的只有两个孩子。

孩子们刚上幼儿园对泥工的技能掌握还不行,简单的搓圆、搓长条练习了好久,但是操作效果还是不尽人意,今天的制作菊花很好考验孩子的耐心。3-4岁的孩子乐于观看绘画、泥塑或其他形式的作品,,对自己做出来的作品感到骄傲。孩子们年龄小对随意玩泥的兴趣远高于做某一成品的兴趣,今天的菊花造型需要重复多次搓长条,孩子们的兴趣会在反复操作中降低。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操作表现特征,教师可以减少孩子操作的重复劳动,尝试师幼合作的方式,孩子们在玩泥的时候没有明显的目的性,但是兴趣浓厚,教师可以尝试多种形式的引导将孩子的随意玩泥发展到有目的地操作,像今天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发动孩子一起搓长条,然后将孩子们的长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朵菊花,这种能够看到显性的作品会大大提高孩子们积极性。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三花二村100号  邮编:215008    联系电话:0512-65313023   备案号:苏ICP备12002899号-2  苏州幼儿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