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一得
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学一得 > 正文
小议班级环境的优化
时间:2019-09-29 13:39:57来源: 作者:王丽娜点击数:

环境是幼儿园的重要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以及教育目标落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中,环境教育是一门隐性课程,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指南》强调要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多层次,具有选择性和自由度,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的环境,故而在本学期的环境创设中,教师在《指南》的引领下,充分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合幼儿的环境。

一、 有目的有计划的对环境进行初步规划和设计。

孩子是环境和课程的主体,教师取材于孩子的兴趣点,结合主题对环境进行了前期的预设和规划,主题墙面的设计,合理的区域划分,材料的选择、投放等等,教师都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本班教室呈长方形,教室可供直接布置的版面比较少,所以在区域的划分中采用一室两用(创造性游戏和区域游戏共用一个地方,根据时间的不同开展相应的活动),而在主题墙面的预设中,除了利用现有的版面,还采用了悬挂的方式增加版面。教室中的橱柜、钢琴、展示柜等也在环境创设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区域的隔断,版面的装饰、都是借助这些来进行划分的。通过前期的有效预设和规划,我们竭力做到空间利用最优化。

二、 创设生动有趣有层次的游戏环境。

幼儿园是孩子游戏的乐园,做好一日课程游戏化是我们所追求的,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开设了生动有趣的的游戏环境能帮助新入园的孩子减轻入园的焦虑情绪,尽早融入到集体生活,在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中,教师也根据孩子能力的不同投放了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做到因人而异,游戏材料层次化。

三、 环境动态化,让孩子与环境互动

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教育环境的创设也是幼儿的学习过程,环境不仅仅只是美化作用,更多的是能够让幼儿和环境互动起来,在创设的环境中孩子参与的痕迹随处可见:在环境的创设的构思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商讨,了解幼儿的想法,环境布置的时候将幼儿的作品充分展示,让幼儿欣赏、评价。收集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图片、材料等进行布置,供幼儿探索求知。

四、 家园协作,材料收集、更替常态化。

幼儿园环境布置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班中的一些废旧、半成品材料需要家长们的收集,且有些材料经常需要更新,所以教师在教室门口设置“百宝箱”,回收家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可利用材料,方便教师、幼儿随时按需取用。

五、 根据需要进行环境的及时调整

班级的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发展进行有效的微调,在版面的设计和区域的划分中,教师要做一个睿智的观察者,及时发现一些不合理的情况,如开学初教师将评比角设置在钢琴后面,从幼儿的使用情况来看,放在钢琴后面不便于幼儿操作,且来回走动的人过于频繁,会将幼儿的五角星蹭掉,发现问题后,教师及时调整,将评比角更换到教室门口的操作柜后面,方便幼儿和家长了解获得的星数。

六、 将本土文化主题教育和常规主题教育做好有效融合。

环境教育离不开本土资源的支持,我园开展节日课程已经多年,节日文化已经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游戏中,教师充分挖掘每个传统节日的内涵以直观显现的方式在节日版面上呈现,帮助幼儿逐步感受各个节日的民俗风情、时令物品等,同时也将这些节日所赋予的情境在游戏中模仿再现,帮助幼儿对传统节日有更深入的了解。

润物细无声,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充分发挥每一寸空间的教育价值,让孩子充分与环境、材料互动起来,引导孩子们主动发现、积极探索,积累经验、体验成功,努力使环境在幼儿的互动中逐步优化,促进幼儿主动活泼地发展。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三花二村100号  邮编:215008    联系电话:0512-65313023   备案号:苏ICP备12002899号-2  苏州幼儿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