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记录 | 在戏水节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龙舟非常感兴趣,很想自己尝试着来做龙舟,我搜集了一些录像和图片让幼儿观察讨论如何来搭建龙舟,讨论完毕后,我们来到了建构的场地,A站在放积木的架子旁大声问道:“谁想搭龙舟的,到我这里来。”B听见了一跑一跳地来到了A的旁边说:“我来和你搭龙舟。”A说:“好的,你先去搬一些积木过来。”A继续大声询问:“谁要搭龙舟的?快到我这里来!”问了几遍没有人过来后,A走到B身边去,看到B手里拿的小方块积木说:“我们要搭龙舟,不需要这个积木。”说完他走到放积木的框边,在里面翻来翻去找出了一个长长的圆柱体积木,他把积木递给B说:“你把它搬过去。”他又继续在框里翻找,找出了一块长方体积木,他将它拿在手里,另一只手继续在里面翻找。这时放好圆柱体积木的B回来了,A把长方体积木拿给B说:“你去那边框里找找看有没有这样的积木。”B接过积木就去找了。过了一会儿,两个人拿着四块一样的长方体积木过来了。A把四块长方体积木围合拼搭成大长方形作为船身,再用俩块三角形积木放在船头和船尾作为龙头和龙尾,这时B拿起圆柱形积木竖起放在船身上作为旗杆,将一块三角形积木将它竖着放在了长方体积木上作为彩旗,A看见了说:“对,就这样搭,我们再去找一样的三角形来吧”两个人又找来了三块一样的三角形积木,分别放到了三块长方体积木的外面。A拉着边上的悦悦说:“你看,我们的龙舟搭好了。” |
分析 评价 | 1.两位幼儿能围绕主题“龙舟”进行建构,他们对龙舟的外形特征比较清楚,能运用围合、叠高的方法来建构龙舟,并表现出了龙舟的主要特点。在建构中,两位幼儿存在一些差异,A相对比较主动、积极,占主导地位,能通过邀请、语言表达来招募合作的伙伴。在建构过程中,A在选择积木、进行建构时都表现出很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在建构中虽然不是处于主导地位,但是他也能在建构中表现自己的想法,例如:他想到把三角形积木放到长方体积木的上面,使龙舟的特点更明显。 ⒉两位幼儿表现出了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和学习品质。首先,两位幼儿能够积极沟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建构。其次,在建构中能相互接纳彼此的想法,使建构的主题顺利完成。再次,两位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了专注、投入,始终在围绕主题进行建构,坚持性、持续性都很不错。在这次建构游戏中,两位幼儿实现了自己搭建的愿望,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
支持 策略 | 从他们的建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基本是选用类似的积木、类似的方法在建构,缺乏一些创新和变通。教师可以让孩子继续围绕自己喜欢的龙舟来进行一些探究,可以提供一些不同龙舟的图片,搭建的材料也可以提供更多样化一些,让幼儿来搭建各种各样的龙舟造型,还可以自己设计一些龙舟的样式并进行建构,不断地深入主题,不断提高幼儿搭建的水平。另外,在搭建龙舟的同时,还可以将内容外扩,不断丰富内容,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能力,能学习、运用更多的搭建方法。同时,内容丰富后,也能提高幼儿合作交往的能力,更能促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