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凉,为了增强孩子们的抵抗能力,幼儿园早早就安排了在点心后吃大蒜头,不过辣辣的大蒜头除了个别孩子能够接受,多数孩子都比较排斥,有的会将大蒜头吐掉,有的会含在嘴巴里不动,有的就干脆拒绝不吃,为此,老师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知道大蒜头的作用,还用表扬的方式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是有几个孩子对吃大蒜头很抗拒。
今天在集体活动的时候,有孩子发现在地上有一颗大蒜头,老师询问,小A和小B都极力否认,经过老师的一番调查,发现是小A扔的,看到被老师发现了,小A很紧张,然后不停地说,这个大蒜头太难吃了,我不想吃……
针对出现做的这种情况,教师灵机一动,光是说大蒜头能杀菌比较空泛,孩子们对此的积极性不强,如果能够用故事的形式来引导,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临时编了一个故事“大蒜头和小细菌”,把吃大蒜头说成是大蒜头和小细菌要打仗了,吃下去了就是大蒜头赢了,不敢试就是小细菌赢了……在这个故事情节的引导下,孩子们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遇到不想吃的孩子,老师就问“你打仗有没有打赢了呀”,这句话犹如一句魔法口令,孩子们很积极地就去拿大蒜头吃,现在孩子们已经养成了吃大蒜头的习惯,吃完后还会兴冲冲的告诉老师:今天打仗我赢了!
小班的孩子对于大蒜头的味道是比较排斥的,但是由于老师的要求所以部分孩子会很不情愿的吃下去,也有孩子会直接拒绝,教师虽然讲明了吃大蒜头的作用,还用力鼓励的方法,但是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这些远远抵不过大蒜头的辣味。个别幼儿不肯吃大蒜头的情况在小班屡见不鲜,教师想出了很多方法,但是在厕所水槽里、垃圾桶里或者是椅子旁边会出现被丢弃的大蒜头的踪影,为此教师适当采用的故事的形式,让孩子化身打败细菌的战士,情景化的形式让孩子主动想用吃大蒜头来打败小细菌,每次吃下去就感觉到自己已经打赢了,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变被动为主动,现在孩子们每天都能够养成吃大蒜头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