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一得
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学一得 > 正文
小班交往能力的观察(一)
时间:2018-09-26 12:47:54来源: 作者:jinchanjua点击数:

片段一:GCY与另一名幼儿在操场软垫上玩着可供三人一起游戏的跷跷板。两人一上一下,另一名幼儿抬升的速度较快,GCY从跷跷板上滑落在地上。之后WWW走过来顺势坐在了原来是GCY的位置,与刚才那名幼儿玩了起来。GCY看见后,快速从地上爬起来,对着WWW涨红脸,手插着腰,WWW继续和小朋友玩。GCY随机用手去拉WWW的胳膊,WWW将胳膊一甩,GCY用手比着枪的手势对着WWW。教师,走了过去,建议GCY可以和两个小朋友一起玩,因为这本来就是三个一起玩的。GCY继续用双手比枪对着WWW,不理会教师。过了3分钟,WWW一直在和小朋友玩跷跷板,而GCY则一直是呆在边上。随后,WWW离开,GCY又继续坐在了跷跷板上。

片段二:GCY与同伴在进行拧螺丝,开始时,两人互相玩着玩具互补干扰,2分钟之后,同伴拿了原本放在GCY边上的螺丝,GCY看见了一把抢过,同伴不肯,随即两人进入拔河状态,互不相让。之后,教师介入,同伴肯将玩具与GCY一起玩。GCY则是将螺丝紧紧攥在手里,并伸手打了同伴一下,老师批评他,GCY就开始嚎啕大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社会领域中针对3—4岁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的表现提出:“在承认的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的要求。参照此标准,GCY的表现尚需提高。虽然小班幼儿,特别是刚刚进入集体生活的幼儿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以自己为主,自己想要什么都是应该得到满足的。但GCY的要求未得到满足时的表现,比如打人、大哭等,说明GCY也没掌握良好的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方法。由此我们针对GCY的表现提出以下建议:

1.在班级中鼓励GCY与同伴分享玩具,并给予GCY一定的方法示范,比如如何与同伴进行交流,学会轮流、合作等游戏方式。

2.与GCY的家长沟通,让幼儿意识到要尊重别的孩子,玩具是可以分享的。建议家长在家中同样要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了解别人的玩具是别人的,一般都只能玩自己的玩具,如果想玩别人的玩具,可以跟别的小朋友商量,如果别的小朋友同样的话,就可以交换玩具。如果别的小朋友不同意,那么就可以去找其他的小朋友。在家里,也可以为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跟别的小朋友有机会一起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也可以学会了解别人的需要,从而尊重别的小朋友的选择。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三花二村100号  邮编:215008    联系电话:0512-65313023   备案号:苏ICP备12002899号-2  苏州幼儿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