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家访时间,教师来到CXW家,发现CXW正在家中的院子门口玩耍,看见老师后,大笑着跑进家中。随后教师与CXW的父母一起来到室内进行交流。此时CXW在客厅中以直线路线,用很快的速度往返跑。妈妈叫了几下CXW的名字,CXW继续跑;爸爸走出来,拉住CXW,CXW甩开爸爸的手,继续跑;妈妈继续说:“再跑,我要发火了!”CXW继续跑……之后爸爸一把抱住CXW,坐在沙发上。CXW在沙发上玩跳跃游戏。
片段二:体锻时间,CXW看见同伴正在进行“抢尾巴”的游戏,CXW笑着挥着手冲进人群。撞到几个同伴之后,仍然继续游戏。老师叫住CXW,请他将同伴扶起,并道歉,随后再和CXW解释。体锻结束之后,教师请幼儿洗手,CXW飞奔着朝向厕所,并推到了一个小朋友后自己撞在墙上,咧着嘴哈哈大笑。教师进入批评CXW,并减少他游戏的时间。
片段三:玩色时间,CXW打开印泥盖子,用一只手指蘸上颜料,在纸上拓印。拓印了两个以后,CXW将整只手放进印泥,拍拍拍,再在纸上胡乱地抹来抹去。教师走过来看了一下,蹲下询问CXW这样做的理由,CXW看着老师,笑了笑。然后用手往身上抹,老师建议他去洗一下手,再来一次。CXW点点头。第二次,老师坐在CXW边上陪同。CXW一个手指一个手指进行拓印。
片段四:离园时间,CXW与教师告别之后,拉着爷爷的手慢慢向幼儿园外面走去。刚刚走到幼儿园门口,CXW甩开爷爷的手,自顾自往前跑,此时幼儿园门口接送人员、车辆较多。爷爷紧紧跟在CXW后面,并不断叫:“CXW!爷爷的车在这边。”CXW并未理睬,继续向前小步跑,2秒后,回头看看爷爷笑着回头继续跑。爷爷来到与CXW相反的方向,开着电瓶车,就朝CXW追去。
从以上四个片段可以看出:CXW在班级中属于非常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孩子,并且身体也较壮实,因此他奔跑起来的速度和力量都是比较厉害的,也较为容易与同伴相撞。与CXW的父母沟通之后了解到,由于生了二胎之后,CXW由爷爷奶奶照顾。因此每次将CXW接到自己身边时,总觉得有所亏欠,特别爱护。而爷爷奶奶则是觉得CXW少了爸爸妈妈的照顾,就更加呵护,如此造成CXW在家中的表现。而在幼儿园中,CXW了解老师与家人的不同,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
因此为了改善CXW的行为习惯,教师做出了以下几点意见和策略:
1.拍摄CXW平时在幼儿园的表现,并邀请CXW的父母来园进行沟通:(1)家庭教养的方式、观念需要改变。(2)在家中与CXW一起制定“家庭公约”以及奖惩制度,并严格遵守。(3)告知家长,孩子的成长缺不了父母的陪伴。
2.每天晨锻或休息时间鼓励CXW进行跑步运动,既可以帮助他减肥同时释放多余精力;又可以满足他喜好奔跑的乐趣。
3.定时与CXW父母沟通,聊一聊孩子在家中与幼儿园的表现,家园合作共育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