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
游戏开始,钺钺在绿色塑胶垫外面排队等待攀登木梯,等前一位幼儿顺利下来以后,钺钺走上塑胶垫开始攀登。向上攀登时,钺钺眼睛一直看着攀登架上的红色圆形贴纸,用脚去感觉接下来该踩在哪一层。爬到顶端触碰到了红色贴纸后,钺钺十分开心,并向大家示意他“爬到了山顶”。下来时,钺钺眼睛看下面,看清楚了才往下一层层踩。到了倒数第二层,他没有继续往下踩,而是一跃而下。
来到“蜘蛛网”前,钺钺看到蜘蛛网上已经有2个人,于是在塑胶垫外排队等候。但此时突然来了一位幼儿不顾“蜘蛛网”已有的2人,也不顾正在排队等候的钺钺,就违反规则爬了上去。面对这样的情况,钺钺很生气,说了句“XXX,你插队!”看到站在边上的老师,钺钺向老师告了状。老师提醒了刚刚插队的幼儿,请他排队,而钺钺则继续盯着“蜘蛛网”上的孩子,等待游戏。
终于轮到钺钺爬蜘蛛网了,他迅速地冲了上去,很快爬到了顶,并在上面单手抓住绳子,转过来对后面的孩子做了个蜘蛛侠的手势,然后平移到“蜘蛛网”的另一边下来。
每次钺钺来回在木梯和蜘蛛网之间时,总是没有在攀登墙上停留,一次都没有玩过。
情况分析:
钺钺每次都能按教师的要求在塑胶垫以外排队,说明他有很强的规则意识,不仅自己遵守,还能监督他人是否遵守。
钺钺往下爬时明显比向上爬时谨慎,说明他知道向下踩空是会出危险的,从而能看出他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判断安、危的能力,运动时能注意安全。
钺钺在倒数第二层的时候往下跳,而不是继续安稳地踩下来,说明他愿意挑战一定的难度,而且对难度系数有一定把握。
在爬“蜘蛛网”时,钺钺在顶端单手抓绳,说明他手臂的力量比较大。而且他蜘蛛网上平移着从另一边下来,说明他手脚很灵活,而且喜欢做一些有挑战的事。
钺钺每次玩的时候都会绕开攀登墙,说明攀登墙对他的吸引力不强,或是难度不合适。
支持策略:
钺钺每次玩的时候都会绕开攀登墙,教师可以在攀登墙游戏是上增加一些游戏情节,激发幼儿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