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一得
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学一得 > 正文
提供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时间:2019-12-11 13:27:45来源: 作者:潘燕敏点击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艺术领域的指导明确提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而孩子对于来源于生活中的事物有一描述交流,在创作的时候也会拥有比较多的自信心和快乐感。教师应该在全面了解教学实际和幼儿实际的前提下选题,选准教材,即选择贴近幼儿生活,以唤起幼儿的情感体验,便于幼儿感悟、理解,乐于接受的实物或画面,能够表现出对生活和自然美的感受。

我们的幼儿生活美术活动就是把“孩子跟着老师走,教师抱着孩子走”变为“教师顺着孩子引,孩子试着自己走。”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和思考,例如在《纸袋变变变》活动中,利用各种各样的包装袋以变魔术的形式引出作品,让幼儿对纸袋动物头套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愉悦的情绪。然后,让孩子们分组带上不同的头套轮流玩玩、看看、想想、说说,讨论发现制作所用的材料以及制作的方法和过程。幼儿通过自主学习、探索,逐步了解并讲述出来,我把孩子们讲述的制作过程以操作步骤示意图记录下来,并当场操作尝试,示范制作难点,一改以往教师示范,幼儿跟学的方法,让幼儿边观察边对比,边在操作中自我建构,掌握技能,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制作,完成作品充分展现出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整个活动中既有探索体验的机会,又让幼儿进行了交流和锻炼,提高语言交往能力。另外,在幼儿使用工具材料时,我们也充分让他们自己积累经验,开启思路。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三花二村100号  邮编:215008    联系电话:0512-65313023   备案号:苏ICP备12002899号-2  苏州幼儿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