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孩子自己有独立做事的愿望,父母也希望孩子更有独立性,但孩子毕竟能力有限,很多事情不能完全独立完成。如何鼓励和帮助孩子呢?
1.慢一点给帮助。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立刻上去帮忙。有时孩子自己干什么事做不好也会哇哇大叫,但是过两分钟自己就做好了。
2.点到为止。不要帮孩子做好全部的事情。只给最必要的帮助。做一点,看看孩子能不能自己做下去,如果可以,就不再帮了。
3.语言指导:自己做家务的时候,或者和孩子一起做家务的时候,要用简单清楚的语言告诉孩子正在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用心理学的话说,就说"通过言语的指导让孩子对一件事情形成一个更清晰有序的心理表征。
4.一块做。有的事情比较费力,孩子有时不肯做,比如不肯自己搬椅子。我们就对她说:"一起搬。"至于我们帮她搬的时候,使多力气,那就不好说了。
5.适当称赞。小孩做事不会很完美,比如孩子收拾玩具,往往会把玩具叮叮咣咣地乱扔进玩具箱,只要她做到了,我们就会夸她做得好。
6.适当引导,但不强迫。有时孩子来了脾气,让她做什么事情都说"不要!"这时可以适当劝说,比如告诉她:"娃娃困了,要睡觉了,还是让娃娃回家吧!"然后把娃娃递到她的手里。多数情况,孩子会把娃娃放回原处。不过如果她实在不愿意做,也不会批评她或者强迫她一定要做。
7.转移兴趣,而不打击。有时做家务,小孩在旁边确实捣乱,甚至不安全。给孩子一些相似的事情做,比如做饭时给孩子几片菜叶子,让他在玩具炉灶上炒菜。但不要告诉孩子他在添乱。
8.鼓励参与。当孩子对家务有了一些了解,看见我们做家务时往往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看见东西掉在地上一定要求立刻捡起来。只要孩子的意见有合理性,家长就最好能支持孩子的想法,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鼓励孩子参与进来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