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游戏开始,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游戏准备,mm和欢欢在工艺品店铺桌布,两人合作铺好桌布后,欢欢拿出珠珠盒子,等待小客人来穿珠珠。mm坐在柜台前等到客人来买东西。客人陆续来到柜台前买东西,mm起身招呼客人,5分钟时间,mm卖出了5根棒棒糖、2把纸伞、2个相框,期间,mm对两个客人说了“你要什么?”“给你!”每次收到钱都会打开钱盒放进去再关好。这时,来了一个小班的弟弟小A,对mm说“我要换伞”,mm接过小A手里一把破了的撑开着的小纸伞,左手举着看了一下,同时,边上又来了几个大班和小班的小客人,有的要买棒棒糖,有的要买相框,mm一边用右手收钱一边用右手给东西,收到的钱放在了自己之前坐过的小椅子上,左手一只举着小A的伞,陆续有小客人来买东西,并排站在柜台前,小客人们把小A挤到了最右边,他继续对mm说“我要换伞”,mm对小A说“坏伞?这就是坏伞呀!”(他把换伞听成了坏伞),这时边上的4个客人再问mm买东西,mm又对其中一个说”、“你要什么?给你!”,右手收钱继续放椅子上,右手递东西给客人,期间,小A不断地再说“我要换伞”,第3遍,mm听懂了,于是,要把撑着的伞收起来,试了一下,没按动,另外3个客人把钱递给mm,说着自己要的东西,mm右手收了钱放椅子上,递给其中一个人相框,mm又尝试收伞,没成功,另外2个客人等了一会儿没拿到自己要的东西,就自己直接从柜台上拿了东西走了,椅子上的钱已经堆起来了,两张掉到了地上,mm弯腰捡了起来继续放在椅子上,小A 在边上说,“我要新的伞”,mm继续尝试收伞,没成功又来了5个客人,并排站在柜台前,mm说“你们排队”,然后又收伞,还是没按动,于是,他拿着伞转身朝欢欢走去,看见欢欢在穿珠珠,走到半路又折回柜台,收了3个客人的钱,客人们自己拿了想要的东西,这时小A从柜台最底下拿了把扇子走了。mm按动了按钮,伞收起来了,他把伞放进了篮筐后,收了另外2个客人的钱,并给了他们东西,客人走后,mm开始把椅子上的钱装进钱盒里,放完最后一张后关上钱盒,还没完全关上时,又来了2个客人,给了钱,买了棒棒糖,mm把钱从缝隙里塞进钱盒时又来了1个客人,他左手塞钱,右手递东西。客人走后,mm塞好钱,关上钱盒,开始理货架。游戏结束,mm把钱还去银行。
分析评价:3-6岁的孩子正处在规则意识萌芽期,是非观念模糊,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明显。3-6岁也是幼儿角色游戏的黄金时期,而角色游戏一般都制定了比较详细的游戏规则,幼儿可从中得到社会规范意识和伦理道德的最初启蒙,能在游戏中快乐、自主的学习各种行为规范,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支持策略:今天的游戏,其实是有一个前提的,原本这个星期工艺品店的服务员应该是豪豪,但是豪豪在前一天的游戏中,数次违反了游戏规则,特别是在游戏中擅自离岗,小朋友们一致认为他不负责任,被“小警察”要求其暂停工作,mm是来接替游戏的,所以,他对于这项工作还不是很熟悉。游戏中,可以看出mm对自己的工作是很负责的,对于游戏规则他也是了解的,他能把钱收拾好并关上、能提醒客人排队,一些有关事宜他都想到了,但是,由于一个“换伞的”突发状况,使得他一度手忙脚乱,但是基本的规则他都没忘记,等忙完后,知道一一收拾好。
和家长的聊天中,也发现,mm是一个非常执着的孩子,他认定要做的事情,一直要做完,才回去做另一件事,按部就班,不会变通,就如他举着破了伞很长时间,直到收起来为止,这中间的其他事情都没有好好去处理。如果他能把三暂时搁下,等空来再去收,那就不会那么忙乱了。所以,幼儿过后,我跟他单独谈了一下,问及他那么多小客人在等你,你可以怎样做,就不会让客人等?他说伞可以放边上等会儿收。说明他是知道的,但是就是太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