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中,铭铭和钺钺在建构区用卷筒纸心进行建构。今天他们俩改变了以往将纸心排列或者结合木质积木架空垒高的方法建构,而是进行逐个垒高。两人小心翼翼地将纸心一个个垒起来。垒到第五个时,看到铭铭放得有些偏了,钺钺马上提示“这样不行,会倒的。”听了钺钺的话,铭铭马上调整,但“大楼”还是很快就倒塌了。钺钺楞了一下,铭铭也蒙了,但很快钺钺对铭铭说:“没关系,我们再搭。”接着他们又重新搭,这一次,他们俩一边搭一边交流:“ 我们要慢慢放。”“你来扶住,我往上放”等等,这一次,他们俩小心翼翼地拿纸心往上塔高,尽量让纸心都对齐。但由于纸心壁太单薄,重建好的楼又坍塌了。铭铭有些着急:“怎么又倒了。”钺钺说:“我们再重新搭,这次我们搭两栋。”
这一次,他们两人各自搭一块楼体,两楼体紧挨一块,楼体互相支撑,这回比原来的高了很多,但太高了,楼体又开始摇晃了,这时,钺钺马上拿起一块长条木板从旁边顶住,然后对铭铭说:“你再去拿一块来顶那边。”就这样两人一起合作到活动结束,一座“双子楼”基本搭成了。
《指南》中写到: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始终作为一个观察者,力求让幼儿亲身经历学习的整个过程,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难看出,在案例中,钺钺在社会性和学习品质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他具备的能力为成功搭好楼发挥了关键作用。1.虽然反复失败,但他不放弃,从行动上坚持反复尝试,从情绪上始终积极挑战,自始至终表现出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等学习品质,促成“楼房”搭好。2.面对“楼房”的反复倒塌,钺钺邀请同伴分工合作,他鼓励同伴,“我们要慢慢放”同时寻找“楼房”倒塌的原因,并试着用不同方法去解决“楼房”稳固性。在活动还自我鼓励,“我们会搭好的。”并学会了从失败中学习经验,调整策略,找替代物来加固“楼房”再次尝试。
所以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营造轻松的游戏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充当的是观察者的角色,在幼儿出现问题时不急于“帮助”,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己解决问题。2.正确引导,及时鼓励。创造“时机”,正确引导,及时鼓励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往区域里投放各种不同搭高的材料,然后把问题先抛给孩子,让大家先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然后再通过实践来求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合适,最后在交流中逐渐统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