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料,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为幼儿的体验性、探索性学习创造条件。教师要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幼儿生动、主动活动,重视幼儿自身的实践过程,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通过直接体验来学习,感受探索的乐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所以促进幼儿自主的探索性学习非常重要!
我园地处是吴地文化的发源地——虎丘山脚下,我们的孩子就生活在其中,独特的地理环境让他们能耳闻目睹的感受吴地文化,有利于幼儿传承吴地节日文化。如今课改就是倡导师生共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幼儿园课程,以求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使幼儿的学习体现本地特色、体现个性风格。为此,在继承的过程中,我们也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促进幼儿的探索性学习。我们将吴地节日文化的各种资源整合在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中,将民间游戏资源融入活动中,并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活动,促进幼儿的探索性学习,让幼儿观察、质疑、解决问题、收集处理信息等方面能力有所提高。
吴地节日文化:指以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为中心,是吴地人民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节日,它具有浓厚江南水乡的地域特色,广义包括元宵、端午、清明、重阳等民俗节日。在民俗专家的指导下,我们结合传统习俗和四季节气,梳理了十二个节日,狭义主要是指正月灯彩节,二月春龙节,三月三嬉戏节,四月神仙节,五月戏水节,六月晒书节,七月巧手节,八月金桂节,九月九九节,十月新米节,十一月消寒节,十二月腊八节等。
而在学习性区域中,我们鼓励幼儿能自主观察、自主探索周围的现象和事物,具有好奇心,主动的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在与教师和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经验和体验。在本周开展的消寒节的主题中,我们提供了梅花手指点画的内容,鼓励幼儿进行完成,在区域游戏中感受节日文化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