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建构室场,豪豪搬出了一筐积木放到场地中间开始搭建桌子。
豪豪先在框中拿出了一个长条形的积木,后又继续找寻积木,一边找,一边将各式长条形积木与手中的作对比,直至找到了四个相同的长条积木。他将这四个积木依次竖立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口”字的四个角。然后他又继续在筐中翻找,用相同的对比的方法找出了两块长方形木板。首先他用一只手横拿木板的方式,将木板架空到了两个长条积木之上。然后又横拿起另一块木板想要以同样的方式架在另两个长条积木之上,但是在放下的过程中,两块木板由于非常靠近,豪豪的手碰倒了积木,于是豪豪马上又开始了重新搭建。又搭建到第二块木板架空时,豪豪还是采取了横拿的方式,速度较慢的放下,当手又碰到第一块木板产生晃动时,豪豪果断将木板拿回,改用双手拿着木板两侧短边的方式,避免了与第一块木板的接触,成功将两块木板同时架空,但是两块木板之间还存在着一些缝隙,不太整齐。然后豪豪通过不断的调整、观察,最终将两块木板合并整齐。
完成了桌子的搭建之后,豪豪又开始进行椅子的搭建,前面的步骤与搭桌子相同,到了搭椅背时,豪豪又开始了寻找,他找出了许多长条积木,一一放到椅子腿边作对比寻找合适的积木。这时,阿姨看到了豪豪的作品,拿出了两块方形积木,帮助豪豪搭出了椅背,于是豪豪放弃了寻找。游戏结束后,豪豪主动将积木收拾整齐,并归还到原位。
分析评价:
从技能技巧来看:豪豪运用了对比的方式寻找相同的物体,说明豪豪能够对三维的形状进行比较区分。在建构过程中,豪豪运用了架空的方式搭建桌子,技能比较熟练,作品也比较形象。在最后豪豪的不断调整使得作品变得美观整齐的行为来看,他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和审美能力。达到《指南》中对于小班的目标要求。同时《指南》中在科学领域对小班幼儿提出: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产生的结果。在第二块木板的架空时,豪豪进行了三次尝试,发现横拿木板的动作会导致第一块木板的晃动甚至倒塌,于是换成了双手拿木板的方法成功摆上,说明豪豪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从动作产生的结果中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调整,解决问题。
从认知方面来看:豪豪知道桌子由四条桌腿和桌面组成、椅子有椅背,可见他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生活经验。
从社会情感来看:豪豪在参加建构游戏时,能够做到遵守室场游戏规则,自主取放积木,并且能够摆放整齐,达到《指南》中社会领域提出的: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同时我也发现,豪豪在作品倒塌时,能够坚持不懈、重新搭建,可见他的情绪比较稳定,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儿哭闹,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具有坚持的品质。
其他方面:在豪豪的椅背探究过程中,成人的介入行为打断了豪豪的探究行为,直接将椅背呈现在作品之中,干扰了豪豪的游戏发展,可见这样的介入是不太适时的。
指导策略:
引导、鼓励豪豪继续探究搭建椅背,如果一段时间后仍然有困难或是主动寻求帮助时,教师可以引导豪豪仔细观察椅背的形状构成,再次进行尝试。
游戏结束后,保留豪豪的作品照片,请豪豪介绍搭建桌子、椅子的方法,鼓励其他幼儿进行尝试,并且大胆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
表扬豪豪多次尝试、能够坚持的品质,鼓励其他幼儿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分享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