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文文最先来到了生活区,他一眼就看到玻璃球还没有人玩,于是就端出了夹玻璃球玩了起来。在班上,文文的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弱,他试了好几次,怎么也夹不起来。我在边上看了他约有三四分钟,看他老是夹不起来,于是就走过去,蹲下来轻轻地对他说:“文文,你试试夹蚕豆好吗?”文文抬头看看我,摇摇头说:“不,我就是要玩珠子。”我又劝了他好一会,极力转移他的注意力,可是一直没有效果,文文坚持要玩玻璃球。没办法,我只能手把手地教他夹,可是还是不行。文文的动作是对了,但手不灵活,用力的方法不对。就这样,我们夹了好一会儿,文文忽然抬头对我说:“老师,你给我一把勺子吧!勺子我会舀的。”我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心想:给不给他呢?如果给他勺子,就没有按要求进行活动,材料提供的目的达不到。而且,给了文文勺子,其他的孩子也会要,这可怎么办呢?回头又一想:现在文文的兴趣在玻璃珠上,因此,他不会去考虑换材料,可也不能老是让文文坐着呀?于是我从柜子里找出了一个很小很小的调羹,交给他。他拿到调羹就开始舀起来。一开始是一颗一颗地舀,接着就是两颗两颗地舀,在勺两颗的时候,他得意地抬头看着我说:“老师,你看!”
在《指南》中说“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指南》,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当文文在开始活动时,我首先运用了观察的方法,看看文文是怎样进行尝试的,当发现他有困难时,我进行了指导、帮助。一开始,我从预定目标出发,想转移文文的兴趣,但这个困难实在是很大,于是我用了示范的方法进行帮助,但这个效果也不大,最后我支持了文文的要求,先让他用调羹来舀,从文文原有的能力上逐步进行提高,这样既保护了文文尝试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文文手的灵活控制能力。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观察、分析的能力,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能力、特点,及时调整目标,进行支持、合作、引导,使每个孩子都得到满足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