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点心时间,我请小朋友们去洗手间解小便,洗手。只见泽泽跑过来对我说没小便,那我就请他去洗手。一个转身他就进去了,可是没几秒钟,小家伙就跑出来了。我问:“EE,你手洗了吗。”“我洗了,老师你看我手湿的。”我一摸还果真如此。因为没有看到,所以我不好批评,就让他去吃点心了。
中午孩子们起床后我一边给女孩子梳头,一边请孩子们去洗手吃点心。后来我跟去洗手间门口看见EE第一个走进去,打开水龙头,小手在下面一放,然后水龙头一关这算是洗好了,走了出来。我问:“泽泽,你的小手洗干净了吗?”“老师洗干净了。”
学前期是人生旅程的重要奠基时期也是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我们都说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可偏偏忽略了这些习惯主动性的培养,而习惯以命令、指示的方式去要求他们该做什么。特别是低龄幼儿的家长大都抱着孩子还小,不放心的心态,去“帮助”孩子做一些其实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做的事;有些老师也会为了避免一些麻烦,去“帮助”孩子,或命令孩子成为幼儿健康发展的障碍。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为幼儿的发展创设有利条件。
支持策略:
1. 以故事入手
幼儿画报里面的红袋鼠、火帽子和跳跳娃的形象孩子们都熟悉。以故事《红眼病》为抓手给孩子们讲述了跳跳不洗手揉眼睛,从而得红眼病的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保持手部干净很重要。
2. 结合图片,渗透正确的六步洗手法
将六步洗手法重新交给孩子们,把方法用童趣一点的语言或编成儿歌交给大家,让孩子们更容易的记住。
3. 多鼓励、多表扬
设计一张表格,每个星期不定期地检查孩子的小手,小手干净、指甲干净的,给予帖粘纸的奖励,鼓励和表扬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