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性区域(美工区):动物
相关材料
能有创造性地进行美工活动。
1.引导幼儿学习综合运用捏、搓、拉长、团圆、连接等技能塑造动物,并表现出这些动物的主要特征。
2.培养幼儿的独立操作和表现能力。
活动一开始,孩子各玩各的,A和B在捏饺子,C在做饼干、D在捏小鸭。D捏好一只小鸭后,他兴奋的叫起来:“你们看,像不像小鸭?”
“真的很像,就是脖子有点短了。”A说:“那,我再加点!”C看到D捏的小鸭很有趣,也有捏小动物的想法了,他说要捏个小兔。接着,其他孩子也捏起了小动物。不一会儿,桌子上的彩泥小动物又多了几只。可是全是趴着的,平面的。只有一只小兔是站着的。A好委屈的问:“老师,我的小兔站不起来?”“对呀,只有小鸭站的起来,我们的小动物都站不起来。”B一脸困惑的说。
大班的孩子虽然运算思维已经发展,但在平时的活动中具体形象思维还是掌握的不好。D捏出小鸭后,接下来孩子们也加入捏小动物的行列,是模仿行为,也是孩子自发的行为,是孩子对许多小动物都很熟悉,在讨论为什么小兔站不起来,孩子们能认识到大小、轻重、身体与腿的比例关系,并且能自己改正想办法解决问题。
我启发到:“那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呢?为什么小的站得起来,大的站不稳呢?”“太重了呗!身体那么大,腿那么细,怎么站得住?”聪明的C叫了起来。“那你们想想办法吧?”B在我的提示下,把腿加粗了。这样几只“躺”着的恐龙都站起来了。如果我们美工区里再新加些材料,如有牙签和一些塑料小棒和各色的小珠子以及一些彩色卡纸。孩子们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自主的取用并摸索尝试其用途,有旧的经验的运用也有一些新的创意在里面。